近年来,市工商局以“一库两网三平台”为载体,深化商标培育、运用、保护、宣传等机制,着力完善“政府主导、工商牵头、部门联动、企业主体、社会参与”的运行机制,全方位推进商标战略实施,努力把佛山市建设成为商标品牌一线城市。近五年来佛山市注册商标每年均以20%以上的速度递增,截至2016年8月,佛山市注册商标突破17万件,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11位,每百户市场主体拥有注册商标34件。其中,佛山市的中国驰名商标157件、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;省著名商标471件、名列全省第三;集体(证明)商标28件、全省第一。
一、“一库”,即建立“品牌孵化库”,梯次培育商标。针对中小企业,实施“苗圃工程”,通过培训指导,推动商标注册量快速增长,形成良好品牌保护意识;针对品牌形象好、业绩成长快、创牌意愿强的企业,实施“2050工程”,力争每年推动认定20件中国驰名商标和50件省著名商标;针对规模较大的企业,实施“商标示范工程”,力争每年辅导300家企业建立商标管理机构。
二、“两网”,即在全国首创“商标预警公共服务网”,及时为企业提供包括商标初审提示、商标抢注预警、商标到期续展预警在内的12项企业服务,每年发出的预警通知达到1万多份,管理贯穿从商标的诞生到存续的全过程;建立“公共资源商标保护网”,精准梳理佛山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历史名人、名胜古迹、旅游景点、民俗文化(非物质文化遗产)、特色地名、特色美食等资源,以及政府在推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保护需要的重要政策、重大工程、重点产业、城市定位等名称或称谓,从将近1500余个公共资源名称中筛选出“祖庙”、“行通济”、“南风古灶”等128个最具保护价值的公共资源进行建档保护。
三、“三平台”,即打造商标宣传平台,优化舆论环境,通过电视、广播、报纸、地铁、公交线路等途径在全国主要城市进行密集化宣传,制作《注册商标知识宣传册1-3》等资料、出版发行《文化传承——佛山市公共资源商标保护丛书》、《商标攻略3.0》读本,坚持每周三期的微信商标知识普及和宣传,举办“商标战略巡展”活动,以展板、动漫视频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;打造商标外拓平台,优化政策环境,推动市政府出台《佛山市商标国际注册资助办法》,按注册组织或地域不同,分别奖励2千元至5万元不等(同一件商标资助总额不超过10万元),鼓励外贸企业注册国际商标,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国际保障能力;打造商标护航平台,优化法治环境,以保护商标专用权为核心,组织开展一系列商标专用权保护专项行动,加强行政执法与公安的刑事处罚相衔接,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等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,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。